当前位置 : 应用

第十五届TFC圆桌论坛:下一个风口属于他们——VR、AR、人工智能

2017-10-29 17:35 作者: 转载出处:betway88app网 推荐人:一飞

  10月27日betway88app网消息,2017第十五届TFC全球泛游戏大会已于昨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10月27日下午, TFC大会主会场上展开了一轮精彩的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由微软高级技术战略顾问管震主持,针对当前独立游戏、电子竞技、直播、二次元、新技术等细分领域进行探讨。可穿戴与AR之父Steve Mann研究院合伙人艾幍、Intel中国先进技术销售部于广久、913VRCEO陈科、 炬视科技CEO陈世丽皆在圆桌论坛上发表自己今年在行业内的心得体会。

 

  【高峰论坛要点概括】

  1、VR游戏现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未来一定要把人工智能加入到游戏里面,可以产生各种的互动。游戏最大的可玩性就是不确定性,将来也许可怕,也许很美好,但是我们依然期待美好的AR和VR的世界。

  2、互联网的浪潮从PC端再到移动端,下一个阶段的浪潮一定是基于下一个计算平台,就是VR/AR,它有无数的创新空间,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升级。

  3、AR智能眼镜是下一个风口的到来,会很快在B端市场有一个很大的机遇。人工智能的断口和数据来源是AR智能眼镜是一个最好数据的采集。智能眼镜天生一个特点我今天工作八个小时,把所有数据收集起来,存储在服务器上,形成公司真正的数据。

  以下为精彩讨论实录:

  李蓓贝:圆桌论坛上我们邀请了可穿戴与AR之父Steve Mann研究院合伙人艾幍、Intel中国先进技术销售部于广久、913VRCEO陈科、 炬视科技CEO陈世丽。

  管震:感谢。听了一下午,从我的观点来看我的收获很大,一方面觉得这个市场在变化,第二个方面我们也想听一下你们的观点。

  艾幍:商业的嗅觉不是特别强,我原来也一直在搞技术,今天听了各位前辈的演讲,我觉得让我在AR、VR人工智能的这个产业怎么去帮助一些已经有的行业,有了很多的学习,所以我觉得今天坐在这里虽然坐到了最后,但是特别值得。

  于广久:今天听了很多精彩的演讲,学了很多东西。虽在业内多年,但让我坐在这里还是深感惶恐,听了很多专业人士的演讲,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次大会是泛游戏大会,有很多游戏界的同仁朋友过来,听了他们的演讲以后,也深受启发。游戏类现在发展了很多VR游戏,已经到一定程度,未来一定要把人工智能AI加上。比如说大家玩一个密实逃脱的游戏,你和一个虚拟的队友去通过各种闯关,找到各种线索,走出密室,但是毕竟是VR游戏是虚拟的,游戏者在这个游戏里面没有任何的触觉和感觉,而其这个时候旁边的玩偶是按照固定程序设计的,所以没有产生任何的互动,只会问你:我们下一步做什么? 如果将来的VR游戏加把人工智能AI加在里面,可以产生各种的互动,因为游戏最大的可玩性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像去年美国有一部科幻电视剧《西部世界》,里面的机器玩偶产生了人类的感情,游戏设定者希望按照原来的一些场景走下去,但是实际发生时却脱离了原来的场景,这样的游戏在将来也许会更加的精彩!

  除了游戏之外,我觉得在其他的行业,其他的领域VR+AI的应用就更多了。比如我们Intel公司在大数据,云计算和在5G方面的投入都很大。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有一种可穿戴设备,比如眼镜,手表、手环等穿戴式设备,运用AR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AI的结合,甚至可以做到无所不能了。一个人如果有了AR+AI的组合就有了超强的能力,甚至可以说就可以成仙了,如果一个坏人或者是一个坏的机器如果掌握了AR也是很可怕的事情,或许就成魔了,如果一个经过训练的动物掌握了AR+AI,或许就成了妖。所以说,我们觉得未来或许很可怕或许很美好,但是我们依然期待美好的AR+AI的全新的一个世界的到来!

  陈科:我们是一家VR/AR垂直媒体,平时跑的会也挺多的。之前大部分的感觉还是参会的,去报道一些行业的动态。今天下午半天我觉得非常有收获,今天给我的感觉是上了一堂课,尤其是人工智能。我本人关注VR/AR比较多,今天下午几位嘉宾分享人工智能让我学习到了很的知识点。其实做VR/AR尤其是在2016年下半年有一个话题一直围绕在整个行业,2016下半年有一点趋冷,无论资本还是行业都遇到一些问题,这个是我们在这半年中一直思考的,这个行业到底行不行。我也说一下我的看法,前一段我在微信上看到一文章,是讲2012年知乎是PC端最后一个独角兽,现在了五年再也没有独角兽的出现。到了移动端,移动端在我的印象里是2011年以后真正的爆发了,经过五六年以后大部分主流的应用都有了,像今日头条,大部分主流的应用都已经开发了,一些垂直领域的东西也已经在做了。我们认为移动端这个平台它的风口期已经过了,窗口这个门也在两三年内也不会像知乎一样五年内都不会有独角兽出来了。互联网的浪潮从PC端的浪潮再到移动端的浪潮,下一个阶段的浪潮在哪里,我觉得下一个浪潮一定是在基于下一个计算平台,我们现在看到最清晰的计算平台就是VR/AR,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升级。就像玩游戏一样,从2D到3D游戏的过渡,这个是满足了消费者的游戏和消费体验的需求。我就判断说,未来VR和AR一定是下一个平台会出现,因为它有无数的创新空间。像PC端和移动端为什么没有办法前进了,是因为没有创新空间了。VR有无数的创新空间,任何一个话题都能让我们去讨论一个项目,今天我看到一个朋友圈发了一个关系,中年人的无聊消遣就是在阳台看一下天空。我就在朋友圈看了这个虚拟的东西,中年人也可以做一个夜总会,我们在夜总会里可以撒钱,以更好的创意去释放消费者的需求。

  管震:你刚才提到一个很好的话题,我们2016年一直在怀疑这个行业行不行,但是VR/AR又是一个很好的交互方式,很好的打开了这个交互的界限,2C端是有一些问题,2B我们发现有很多产业重心的转移,2C还起不来量,到B端有一些看起来很有畅想的例子。我们是不是能够到2B端。接下来问一下世丽总,你们在这个领域里面,在做2B端的VR/AR探索的过程中有什么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事情。

  陈世丽:非常感谢凤凰谷邀请参加2017第十五届TFC全球范娱乐大会,参加本次圆桌会议。结合今天下午各位专家的演讲,让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特别是李(李继朝)总的演讲:未来投资看项目优先可选择其中一项应用机器人,智能设备等,这让我们做AR的企业信心倍增。陈总说AR智能眼镜作为一种新的智能终端,其可穿戴式的便利性,发展的方向一定是先在B端爆发,就像手机与电脑的发展路径一样,首先在军用领域试用,然后在工业领域完善和迭代,最后在消费级发力。那在B端发力的方向一定是在工业现场这个细分领域最先发力,因为智能眼镜的四大特征"第一视角,解放双手,近眼显示,实时数据采集"能够很好的解决工人的现场交流沟通问题,现场的数据采集问题,现场的监督管理问题,现场的工人工作便捷等问题,解决工人的刚需和痛点,让工人提高工作效率,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工业数据知识共享。未来机遇:目前在现场这个领域大的环境来说,国家大力发展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目的是助企业转型,而智能眼镜能够助力企业实现工人的智能化转型。从国家具体措施来说,国家13规划提出的装备数字化,以及大力提倡人工智能给予了智能眼镜发展的机遇,成为整个消防,公安,执法,军警的下一代装备升级的对象,而最近国家大力提倡得远程医疗也给了智能眼镜很多机会。从本身市场来说,企业急需转型,提高其竞争力,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提高工人效率和专家覆盖率,以及解决问题的高效率。预测2020年AR市场规模到1200亿容量,所以我们一起加油干。

  管震:你对刚才陈世丽 总对B端的判断有什么看法?

  陈科:去年大部分硬件也好,或者是内容也好,大部分是瞄准C端去做,就发现C端遇到了一些障碍,硬件是一个很大的关键,它的应用型不够,最早计算机是很笨重的,现在VR眼镜也是体验起来不太方便的产品,现在VR还是一个技术的形态。到2017年初的时候,很多人都明白过来,VR确实到现阶段不能当做一个商品来卖,只能是一个技术来辅助传统行业来做。在今年年初很多行业就发现,很多公司转到B端去做,VR教育特别热,VR教育是目前体量最大,我觉得在辅助传统行业的时候有非常大的空间。

  管震:世丽 总提到的几个领域,远程医疗,汽车制造,这已经有实际的例子了,我们希望有更多低成本以及在企业当中的应用。

  陈世丽:根据我的判断,AR智能眼镜从B端到C端,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第一:智能眼睛佩戴的舒适与体验感不好。第二:智能眼镜是戴在头上,每个人的头大小不同,喜欢的颜色不同。智能眼镜与手机不同可以直接拿在手上。第三:智能眼镜到C端个人时到底如何用等还需要继续打磨。

  艾幍:我认同三位的说法,因为我们公司也是做这种研发型的AR公司,所以我想从我的角度来讲一下我对C端市场和B端市场的思考。我觉得做眼镜做不小的时候,C端市场就起不来。做B端,我们也在铺B端的问题,我们也跟大家先尝试C,C没有又尝试B。B现在有两个问题,小AR是提供文本信息等,在工业方面是很好铺。当大AR的时候,要把一个虚拟的三维图象叠加在上面,这第一个问题交互不好,第二个体验不好。确认、展开,收回这样指令式的手势识别,而不是交互的手势识别。我觉得现在要去做B端大VR的应用的话,交互要抓紧。第二个是互动。互动就是多人完成。一个工厂所有的设备要有一个数字模型的卵生体,通过传感器真实的设备的状况就实时的反映在数字设备上,要做这样东西的时候,我们也想做,但是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眼镜只能一个人看,包括旅游,包括夜总会只能一个人撒钱,交互和互动要抓起来。比如把设备的爆炸图指出来,你戴眼镜也要看到我指的部分,这样才可以用得起来。

  管震:因为肢体语言这种感知的技术不断的进步,微软云上面会看到一个手势的识别,这个技术很快就可以应用在生产领域。交互是现在也不太能打通的一条路,非常大阻碍了2C市场的路。我跟江苏台说能不能搞一个虚拟的非诚勿扰,大家觉得很好但是实现起来非常困难,这个方面一方面在博弈。我想问一下于总硬件技术也要支持,眼镜能不能做好,跟技术非常有关系。从您的观点来看,硬件角度来看这个产业,您觉得未来在硬件领域您怎么看,怎么可以快速帮助眼镜或者是非眼镜在房间里面的场景也好快速的落地。

  于广久:任何一个技术的演进都是逐步走过来的,今天中兴的李总也讲了整个通讯行业从1G、2G到3G、4G到将来的5G,我觉得现在这个VR/AR设备还是先从To B 再到To C,这个产业也有一个成本下降的过程,而且技术和工艺在不断的创新。比如VR设备,可以在Client端进行初步的计算以后,通过通讯把数据传到远端,不管是4G或者是5G的传输,利用Sever端强大的计算能力,不管是CPU、GPU,还是TPU,在云端的计算能力会很强大,这样的话,有很多应用场景可以通过近端和远端协同计算的方式来解决。

  管震:谢谢四位嘉宾。四位嘉宾分别来自于我们可穿戴设备研究院的,智能硬件领域,还有来自于硬件最大体量的公司,还有来自于VR的媒体,有来自于在VR、AR行业里面的资深人士。有什么问题吗?

  现场提问:我想问一下李总,我们知道intel在PC时代计算能力主要集中在计算端,更多是基于移动计算,在这一块高通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前一段时间也听说,intel想在移动端做一些布局,我想知道intel有没有很明确的想法?

  于广久:谢谢您的问题! 但是因为我不能代表公司很多问题(我们公司有专门的市场部的同事负责回答),我只能代表我个人来谈谈看法。现在我们公司对人工智能的投入是非常大,从服务器到个人计算,从机器视觉到5G,包括在自动驾驶的领域也做了很多的投入,但是在国内没有做很多的宣传。关于和竞争对手,我不方便多谈,我只能说intel在不断前进,在Sever端和Client端的计算能力也是在不断的演进,CPU从第七代到最新的第八代,计算能力是越来越强。

  管震:intel在这方面的沉淀是不用质疑的。

  提问:大家好!我信问一下艾总,刚才听到你提到了Steve Mann是一个有艺术细胞的人,这个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点,你能不能分享一下有成功和B端合作并且把物理性结合的案例分享一下吗?

  艾幍:具体和哪个公司合作,我学一下前辈的套路,私下聊。现在的应用是传统的AR是在干嘛,去年大家在干嘛,AR这个东西长时间体验包括VR也是,长时间不行,短时间是可以的。所以现在会把AR拿来做营销,因为这个东西很酷炫。其实做营销关键是抓媒介,AR的媒介就是这样的东西,杂七杂八的东西,营销是把媒介的东西变成本身,媒介就是产品。AR做营销我们是以这样的思考在做。另外一些案例包括刚才说到数字卵生的东西,也在推。SDR现在分两个方向在做,一个是SDR作为一个算法和方案卖给有工程能力的公司,一个一个项目和做。另外,SDR当作是基础技术,如果要真正推起来的话还是应该芯片化,所以研究院这边也在找能跟我们一起能做芯片的公司,目前已经找到几有意向的合作伙伴,目前在聊。

  管震:大家如果要多了解的话,我们私下可以聊。最后请四位嘉宾每人有什么特别想要跟大家传递的,或者跟台上嘉宾有什么传递的信息,做一个小结。

  陈世丽:AR智能眼镜未来市场规模非常大,环境也会越来越好。特别是在行业应用的春天已经到来,您做好准备了嘛?我们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陈科:我是做VR垂直媒体的,我们有一个口号是我们是VR行业的擂鼓手。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在中国做什么都是要做得早,做得早就有无数的创新创意空间,它的机会会比较多一点。我想要告诉大家,来做VR和AR吧。

  于广久:今天听了很多主题演讲感觉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如果大家对intel有更多的任何问题,可以关注我们公司的官网。

  艾幍:突然想起来今天听了各种各样的演讲之后,突然想起在初中的时候上马克思经济学的时候讲了一个商品价格随着价值上下浮动,我们这个平台也是从云端到终端这样一个浮动的状态,包括电商现在也有往线下走的趋势,计算也有慢慢往终端包括物联网构成一个以物计算的平台,不是高高在上的在云上,而是天上也有,地上也有的物计算。我相信VR/AR穿戴设备可以在浮动过程中,在这个趋势里面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直以来,虽然有人说是个人问题,有人说是长尾问题,而且最近我在面试新的新同学的时候,突然发现很多人来面试都是已经倒掉的ARVR公司。VR/AR是挺难的,但是做什么事情都了难,与其去解决别的事情,还不如解决VR/AR的问题。

  现场嘉宾:来讲一点现实的问题,有一些想法需要落地,我觉得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的这种肯定是不会实现,我们做深度学习,做得最好也是这样数据分析更深的东西。现在的问题是比如你预测了100%的玩家,你也不能挖掘到人家真正的需求。比如我们用LEDA作主题挖掘、文本挖掘,你会发现玩家的流失率还是在那里。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行业问题,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赚钱。所以,为什么要做人工智能,因为它是成本节约,从游戏出发的时候,我们做的异常分析很多都是产品专员可以做的,用人工智能去替代这一部分的人工成本,可以给企业节省非常多的成本,这一块的成本节约就是赚钱点。我们游戏有一个美术团队,如果微软有做某类型的自动化的图片的话,这个也是人力成本的节约。这才是赚钱的根本。

  我为什么一定要说话?今天大家都在谈游戏,为什么不选择VR/AR游戏,我本身玩的就不好,你全部做设计类的,换一个恐怖游戏或者射箭游戏,因为我没有鼠标的输入,所以还是要用枪去打鬼,最后还是射击,有VR/AR就会考虑身体的协调和反映能力。我的意思是,没有专注玩家需求的话,从2C转到2B也没有用。泛游戏大会大家还是把握一下,把游戏做得更好,这样就会选择玩游戏。

  管震:感谢大家。

  TFC大会简介:第15届TFC全球泛游戏大会将在厦门杏林湾大酒店举办,本届大会以“创新、突破、升维”为主题,在秉承“火爆、专业、干货、成果、接地气”的宗旨,跨界整合移劢游戏、直播行业、VR/AR/AI、泛娱乐4大领域,融合泛游戏上下游优质资源,突破移动游戏与智能娱乐新境界,不断突破自身为泛游戏行业引入全新的元素。

  TFC大会专题:https://www.1hk1il.com/s/15thtfc

  TFC大会官网:https://tfcexpo2017.1hk1il.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betway88app网TFC大会移动端报道专题,随时随地了解大会最新报道:


一站关注,多维度进入移动游戏圈
betway88app网: sfw-2012
上道: shangdaowx
小伙伴招聘:xhbzhaopin
爱链客: izhike201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