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逢人不聊几分钟“元宇宙”,你可就有点真不“潮”了。
从科技圈到创业圈,从资本市场的大力追捧到当代青年“早C晚A”时的热议,“元宇宙”已成功破圈。而当我们细细研究“元宇宙”之来龙去脉,一个熟悉的词再一次“跳出”字里行间,来到我们眼前,那就是“区块链”。
从早些年的“比特币”,到如今的“元宇宙”,区块链似乎总是和“新”、“奇”、“特”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区块链真的止于此吗?显然并非如此。
对于不少行业内人士而言,区块链是“广阔天地,大有所为”的,其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个全新的面貌,值得我们走出热门话题,对其重新认识。
再度火热的“区块链”
在关于“元宇宙”的定义中,有这样的描述:它整合了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其中,“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一句明确指出了区块链技术在元宇宙中的作用。显然,“区块链”是“元宇宙”的关键要素之一。
或许正因此,区块链再一次被行业外的人们所热烈关注。然而,对于苏州域乎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继宏博士来说,这却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
喜的是,更多人开始关注区块链,这对于亟待大力发展的区块链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忧的是怕从元宇宙转来的热度模糊了区块链本身。“之前,不少人总是把‘比特币’当成了区块链,以偏概了全。”刘继宏说道。
但不管怎样,区块链是再度火起来了,特别是在苏州。
近日,工信部正式复函支持苏州创建全国首个区块链发展先导区。这意味着苏州成为全国首个正式获批创建的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同时也预示着,区块链将在苏州加速发展。
区块链的“核心力”
对于域乎科技来说,虽然是去年4月才在苏州成立公司,但却已下决心深耕这片区块链发展的热土。
原因也很明显,除了上文中提及的因素之外,就苏州来看,近年来,先手布局、扎实推进,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形成了以相城区为核心发展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为创新应用区,沿“沪宁”、沿“苏嘉杭”为融合应用带的区块链“一核、两区、两带”发展空间格局。
显然,对于众多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如今的苏州,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值得他们奋斗的热土。
刘继宏表示,就域乎科技而言,除了政策红利外,在苏州,他们更看重的是,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可以落地,而这有助于展现出区块链的“核心力”,从而让区块链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刘继宏口中的区块链的“核心力”其实就是区块链的核心作用,“区块链的核心作用,其实就是解决信任问题。”刘继宏表示,区块链所具备的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一个信任问题,让参与各方都能便捷的获得信息。
为此,域乎科技做了诸多尝试,从阳澄湖大闸蟹溯源码,到搭建农域链,将农产品种植过程、加工过程、存储过程、运输过程及销售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上链存储,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链条透明化监管,再到车联网、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逐步涉及……域乎科技正用区块链技术,去解决更多行业、更多场景中存在的“信任问题”。
是发展的好时候
其实,不光是苏州,放眼全国,区块链也正在迎来发展的好时候。
2020年4月20日,国资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召开经济运行例行发布会,分别就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回答媒体提问。在此次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3个方面内容,其中在信息基础设施中,区块链作为新技术基础设施的代表入围。
2021年1月27日,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体系 ——“长安链”成立,27家联盟成员单位在京共同发起成立“长安链生态联盟”。值得注意的是,域乎科技成为了“长安链生态联盟”的合作伙伴。
2021年9月24日,中央网信办联合十七个部委办局向全国开展征集“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围绕“区块链+制造、区块链+能源、区块链+政务服务、区块链+法制、区块链+税费服务、区块链+审判、区块链+检查、区块链+版权、区块链+民政、区块链+人社、区块链+教育、区块链+卫生健康、区块链+贸易金融、区块链+风控管理、区块链+股权市场、区块链+跨境金融”等领域开展特色试点和综合试点的征集工作。
刘继宏表示,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上述的种种都预示着区块链将向着更深、更长远的方向发展,而公司本身也在致力于助力本地区的区块链产业发展,借助“长安链”打造“区块链+数字金融”、“区块链+智能车联网”、“区块链+数字农业”等苏州特色应用场景,为苏州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来源:网易